详细说明:
中文名 三氟氯乙烯 分子式 C2ClF3
分子量:116.47 CAS号:79-38-9
分子结构
外观与性状:无色,微有乙醚气味的气体。
主要用途:用于制造树脂。
熔点:-157.5
沸点:-26.2
相对密度(水=1):1.20
相对密度(空气=1): 4.13
饱和蒸汽压(kPa):无资料
溶解性:溶于醚。在水中沉底并沸腾。可产生可见的易燃物蒸气云。
临界温度(℃):107
临界压力(MPa):4.05
用途:可通过本体聚合制成聚三氟氯乙烯树脂,用于精密仪器的密封等薄膜,也可以乳液形式制备成涂料
包装储运
危险性类别:第2.1类易燃气体
危险货物包装标志:4
储运注意事项:储存于阴凉、通风仓间内。仓温不宜超过30℃。远离火种、热源。防止阳光直射。应与氧化剂、易燃、可燃物等分开存放。储存间内的照明、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,开关设在仓外。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。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。验收时要注意品名,注意验瓶日期,先进仓的先发用。搬运时轻装轻卸,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。ERG指南:119P ERG指南分类:气体—有毒—易燃的
毒性危害
接触限值:中国MAC:未制定标准苏联MAC:5mg/m3 美国TWA:未制定标准美国STEL:未制定标准
侵入途径:吸入
毒性:LD50:268mg/kg(小鼠经口) LC50:1000ppm 4小时(大鼠吸入)
健康危害:接触高浓度三氟氯乙烯,出现头昏、眩晕、恶心、乏力、睡眠障碍等,一般都能恢复。OSHA高危险化学品过程安全管理:29CFR1910.119,附录A,临界值10000lb(4536kg)。健康危害(蓝色):—
急救
皮肤接触:若有皮肤冻伤,先用温水洗浴,再涂抹冻伤软膏,用消毒沙布包扎。就医。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。接触液化气体,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。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。接触或吸入可引起迟发反应。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,注意自身防护。
眼睛接触:如果皮肤或眼睛接触该物质,应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20min。
吸入: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呼吸困难时给输氧。呼吸停止时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如果患者食入或吸入该物质不要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,可用单向阀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适当的医疗呼吸器。
防护措施
工程控制:生产过程密闭,全面通风。
呼吸系统防护:空气中浓度超标时,应该佩带防毒面具。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,佩带自给式呼吸器。
眼睛防护:一般不需特殊防护。
防护服:穿工作服。
手防护:一般不需特殊防护。
其他:工作现场严禁吸烟。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,须有人监护。
泄漏处置: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,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,切断火源。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,穿一般消防防护服。切断气源,喷雾状水稀释、溶解,抽排(室内)或强力通风(室外)。如有可能,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。漏气容器不能再用,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。环境信息:防止空气污染法:防事故泄漏/可燃物(款112(r)表3),临界值(TQ)4450kg。